2023-08-18 22:00:29 来源 : 现代快报全媒体
(资料图片)
承前启后的展馆,创意无限的街区……常州运河边的这些百年工业建筑,如今是怎样的面貌?8月15日,“以河为媒——沿着大运河看中国”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采访活动开启第三天的行程,来自中央、省属、地方的20多家媒体来到“中吴要辅”常州,探寻这里的千年历史文脉和百年工业文明。
当天下午,采访团一行循着运河,参观了沿线的戚墅堰机厂、戚墅堰电厂和大明纱厂,沉浸式触摸常州工业记忆,感受大运河工业遗产的勃勃生机。其中,戚墅堰机厂和大明纱厂都是国家级工业遗产点。
1906年造火车的古董机器、戚机厂几代的火车头……戚机厂旧址有80多年的历史,厂内原动力车间被打造成了2600平方米的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。走进展览馆,当时的生产车间、机器、产品等都依旧在。其中,一台联合剪冲机给采访团的记者们留下深刻印象。这台机器1906年出厂,1936年随吴淞机厂搬迁到戚墅堰,2010年5月“退休”,在岗“工作”了104年。
原戚机厂工具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汉明见证了厂里很多机器的变革,他指着面前这台280单缸柴油机向记者们介绍,它是1977年由戚机厂自行设计研制的,“在公司成功研制280柴油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成为公司自主创新、引领时代的重要历史见证。”
绿荫成林,红砖灰瓦,走进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,如同进入时光隧道,浓浓的民国风扑面而来。大明纱厂的创办人之一刘国钧亲手栽种的银杏树,依然在这里焕发着勃勃生机。
大明纺织厂曾是常州早期四大国有棉纺织厂之一,后更名为“大明纱厂”,2006年改称为“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”。按照“修旧如旧”原则,企业对大明厂旧址进行整体修缮,于2016年启动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项目。如今,园区已蝶变为“工业+文旅”纺织特色创意园。
常州虹纬纺织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高级工程师沈桥庆介绍,虽然已经百年,“大明厂民国建筑群”依旧保存完好,刘国钧曾用过的办公室、会议室等6处民国建筑原汁原味保留。
一直以来,大明厂都有两个门,曾有“西门进棉花,东门出棉纱”的说法,“因毗邻大运河,当时主要靠运河边的港口完成运输。”沈桥庆说,当时运河边的纺织厂很多,刘国钧先生选择这里,正是因为运河带来的航运便利。
现代快报 + 记者 张然 裴诗语 李艺蘅 李梦雅/文 施向辉 刘畅 / 摄
(校对 张静超)
标签: